
1不是放不下微博微信,而是放不下文字背后与我们共鸣的灵魂!2我们之所以不放弃言说,是因为不想把整个世界都让给自己鄙视的人!(程凌虚)
上面的话究竟是不是程凌虚(《厦门商报》记者、资深记者、专栏作家)说的已不重要,因为我实在是被它感动了。最近有一些时间去写一点东西了,但比起平台上海量的文章来讲还是太少太少,即使这样,自己也似乎为自己在为数不多的’共鸣灵魂‘面前找到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和奖赏了。
我到知乎搜了一下,先说后半句2,男子汉和晨光晨曦5946两位网友的留言都写的很认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名字的链接去看看。其中男子汉所说的“绝不将这个世界,拱手让给你鄙视的人”,“曾经的我年少轻狂,浪费了大把时间,而现在,是时候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了。“这两句话还是很有深意的。晨光晨曦5946最后写道:“举这个例子,是因为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当你嘴里说着,“不能把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人”的时候,你应该想想,为何你鄙视的人能获得这个世界,你不能。在你鄙视别人的时候,也想想,是否别人更瞧不起你。”。两位网友的文章和对‘所鄙视的人’的感慨给了我启发,感谢他们的分享,我也借此说一下。
我参加工作已有30多年的时间了,截止到现在,可以说工作生涯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认识了耶稣基督之后度过的,虽有‘曾经的年少轻狂’,也‘浪费了大把时间’,但仍然把世界同时拱手让给了‘我鄙视的人’和‘鄙视我的人’。因为误读了圣经中的很多话语,甚至将信仰本身的解读和实践也‘拱手’让给了世界,先看下面的经文: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马太福音 16:26 和合本)
这句经文是耶稣告诉祂的门徒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和受难预言,并告诫其门徒如果不与祂同往死里走,意味着人虽然可能赢得全世界,但最后却失去一切。因为耶稣自己是有机会通过崇拜撒旦来赢得全世界的(路加福音4:5-8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魔鬼又领他上了高山,霎时间把天下的万国都指给他看,对他说:“这一切权柄、荣华我都要给你,因为这原是交付我的,我愿意给谁就给谁。你若在我面前下拜,这都要归你。”耶稣说:“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 神,单要侍奉他。’”),但是祂在对天父的顺服中赢得了生命和对撒旦的胜利。
在耶稣面前这样生活的人,是那些真正的、发自内心快乐的人。将我们的生命完全献给耶稣,活出一个以他人为中心的人,这并不会减少我们的生命,反而会增加我们的生命。但很多人,甚至包括许许多多像我一般情形的人始终处于‘半遮半掩’的境地,在事业中缺乏排除同事间纷争勇敢做事的勇气,以至于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成功‘拱手’交给了别人。
同时,在对圣经的灵修方面反而处处着眼自己喜怒哀乐之类的情绪,缺乏一颗与耶稣同死同生的决心,而恰恰是这缺乏的决心给我们省察自身的过犯找了一次又一次的借口,让我们一次次的在与这个世界的争斗中妥协下来。因此,也一次次地败在了那些‘鄙视我的人’面前,既没有获得属世界的成功,也没有获得属灵的升华。几轮回合过后,这脆弱不堪的身体已经无力与世界相争,只能‘拱手’将这世界送给‘我鄙视的人’。
这样的结局,没有哪个基督门徒愿意看到或得到,耶稣对祂门徒的教导也是对弟兄姐妹的教导,无论我们现在处于哪个阶段,无论现在是‘年少轻狂’抑或是‘脆弱不堪’,甚至是正在遭遇疾病、患难,都该在此时此刻抬头仰望主,‘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 神宝座的右边。’(希伯来书 12:2 和合本)并从耶稣基督那里支取信心。
经历多年的工作后,最遗憾的不是没有努力过,而是没有按照耶稣基督的教导去努力,没有将自己的困难、焦虑、担心等等包袱交托给祂之后再去努力,没有将自己的罪和过犯省察、悔改之后去努力。
弟兄姐妹们是否也有类似的感想?如果是,让我们在天父面前跪下来祷告,求祂成为我们一生的带领者、成为每天生活和工作的帮助者、成为家庭的一个成员......
如果再有机会,请为文章开头前半句1话那些‘灵魂’做些什么,愿更多的弟兄姐妹放下重担,邀请耶稣基督进入他们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祷告。
(如有建议敬请留言讨论,邮箱:hu0023@gmail.com)
-
敬虔的悔改与人体生理变化
人的情绪不仅仅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深深嵌入我们的神经系统、内分泌…
-
理性看待儒家文化生活的挑战与悔改呼唤
中国的文化历史深厚,儒家思想贯穿其中,塑造了无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确实为社会…
-
这一家有几个“好人”?
“做一个好人”——这是几乎每个人尤其是新中华社会从小被灌输的道德准则,家长教导孩子,学校教育学生,社会舆论也不…
-
耶稣为你死 vs. 安拉让你为他死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根本区别 “耶稣基督为你去死” 与 “真主安拉让你为他去死”&nbs…
-
“共业”与基督里的自由与快乐
看到一句话,特撰文“翻译”一下:每个人都是矛盾的集合体,当你只看到对方恶的时候,就是在承受对方的业,反映了你的…
-
“出埃及”是信仰跋涉还是命运淘汰?
~~~关乎人类选择的历史与现实比喻 在圣经中,出埃及的旅程不仅…
-
设想奥维尔续写《1984》:大洋国思想柏林墙特别篇
墙的作用,是隔离。它可以将一个国家分裂成两个阵营,可以阻挡自由…
-
追寻自由的思想觉醒:从哈耶克、伏尔泰到奥威尔
在许多人看来,专权社会的问题只是政权的问题,仿佛只要换一个领导,甚至换一个体制,一切就能迎来改变。然而,历史告…
-
“短视”是因为缺真信仰吗?
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到朋友刷抖音还是在2019年,一玩儿就是二三十分钟,我当时工作比较忙,所以不敢碰。那时,我不仅…
-
设想奥维尔续写《1984》:燎原来自觉醒和勇气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年6月25日…
-
“马太效应”与恩典的升华
弟兄姐妹们,主内平安! 新年伊始,我开启了半年读完一遍圣经的计划,今天读到了马太福音第25章,其中的14-30…
-
被阉割的信仰与追求自由的缺失
在我生活的中华大地上,真正的顶级公仆不会超过三位数,剩下的几乎都是当家作主的人,我们的祖先以前为奴为婢,头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