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Sir信仰跋涉

人生轨迹各纷呈,信仰多陷造神中。 风霜阅历尽可鉴,但随基督须更坚。(Each life takes its path, unique and wide, Yet many faiths in idols still confide. Through trials and storms, truth is made plain—To follow Christ, we must remain.)


转发:在苦难中,我们该如何祷告?


芝华媒体组 2025-07-08

媒体/福音/牧养/宣教 跨媒体

副标题:献给疾病中切切祷告的肢体(Husir)

  当我们在苦难里时,我们外表上看起来可能像“在神的灵里安息”,接受祂给我们的一切。但看起来在安息的我们,实际上可能是在掩藏我们危险的、致命的属灵辞职。因为事实是,我们已失去盼望,只是在自己绝望的脸上贴上ㄧ张耶稣贴纸。

  在我的幼子保罗(仍是婴儿)去世后,在别人看来是在主里安息的我,实际上做了属灵辞职。我恳求上帝放过我孩子的生命,但就在我祷告的时候,他依然死了。他过世后,我为他策划葬礼,在葬礼上谈论上帝的恩慈,并提供了合理的神学说词——那些我深信的神学。我说我在主里休息、信任祂,并站在祂的应许里。但在我内心深处,我实际上正在把脸从神面前转开。

  我太羞于向别人,甚至是向我自己承认我对神的失望,所以我用我想相信的那些陈词滥调来麻痺痛苦,同时将我的心与上帝拉开。我那曾充满活力的信仰很快就陷入冷漠及毫无祷告生活的境地,因为我对上帝是否会聆听我失去希望。

  几个月后,在绝望中,我终于再次向神呼求。我无处可去了。祂在我灰心丧气的时候与我相遇,把我拉回祂的身边。因着对祂完全的敞开,我感到一种新的自由,所以我开始说出我的恐惧、写下我的问题,并透过诗篇祷告来处理我的悲伤。这个在祷告中与神摔跤的阶段终于重新将我的心与祂连结。我虽然没有得到答案,但却在神那里找到了安息,找到了超越我所能理解的一种平安。在苦难里以祷告与神摔跤的旅程最终使我脱离毫无盼望的属灵辞职,进入对祂真正的信任里。

与神摔跤的原因

  祷告里的与神摔跤是在向祂哭求,要求得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对祂毫无保留。这不是与神争斗,而是紧紧抓住祂,期待祂回答我们,并拒绝放手或转头不看祂。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写道:“祷告的最好处境是一片荒凉、被遗弃、被剥夺一切的感受。”我们越是绝望,我们的祷告就越认真和具体。当我们知道只有上帝能改变我们正面临的情况时,我们就会跪下,决心不放弃,直等到祂回答。

  当我的前夫离开我们的家时,我日夜恳求上帝让他悔改。当我被诊断出患有小儿麻痺症的后遗症时,我恳求上帝延长并增加我的力量。当我的女儿在青春期变得越来越挑衅时,我请求上帝改变她的心。我不仅仅是为这些事祷告,我恳求祂——有时面向地板,流着泪,一天好几次。不需要任何人来提醒我要祷告,我已是近乎绝望的需要上帝的帮助。

  圣经不断指出我们需要进行这种激烈的、坚定的、摔跤式的祷告。雅各整夜与神摔跤,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他的顽强为他赢得了一个新名字——以色列,意思是“他与神较力”(创32:26-28)。哈拿痛苦地向上帝哭诉求一个孩子;在多年不孕之后,神给了她一个儿子(撒上1:9-20)。大卫经常在祷告中与神争辩,他的诗篇里充满了急切的、常常是疯狂的请求,而神也回应了这些请求(诗篇6, 22, 69)。

  耶稣在祂的比喻中赞赏坚持不懈的祷告:一个坚持不懈的寡妇向不公正的法官哭诉,要求为她伸张正义(路加福音18:1-8)。由于她不断地祈求——她愿意把事情做到令人烦躁的地步——她得到了回应。耶稣在结束这个比喻时说:“神的选民昼夜呼吁祂,祂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申冤吗?我告诉你们:要快快地给他们申冤。”上帝从不会推诿我们。祂对我们的请求从不感到厌倦,也不会忽视我们的恳求。我们的哭声总是在成就着什么。

  想一下哭声对人类婴儿意味着什么。那是对需求的自然反应。飢饿或尿湿时不会哭的婴儿通常会被忽视;他们已学会知道他们的哭泣没有用,无法改变什么。当婴儿哭的时候,这种哭声是一种本能的肯定,即有人会回应他们的需求。这就是在祷告里与神摔跤的核心。当我们与神摔跤时——在痛苦和需求里——我们认信于上帝,相信祂会听到我们的声音,并对我们的哭声作出回应。

事情可能出错的地方

  但在祷告中与神摔跤和在祷告中灵里安息都可能有潜在的危险。问题出在“没有信心的摔跤”和“没有摔跤的安息”。当我们在没有信心的情况下与神摔跤时,我们对自己是真实的,却不承认神的真实;当我们安息而不摔跤时,我们对神是真实的,对自己却不是真实的。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心肠变硬。

  虽然神邀请我们在祷告中与祂摔跤,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权利要求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好像是上帝欠我们的,必须听从我们的吩咐。当人们以这种心态祷告时,未得到回应的祷告会使他们在愤怒和敌意中远离神,质疑祂的仁慈、能力,甚至是存在。他们的摔跤感觉已毫无意义,他们在幻想破灭后离开祂。

  相反的,拒绝在苦难中与神摔跤——并讲着一些敬虔的话、宗教的陈词滥调和虚假的外在喜悦——往往在掩盖一颗已放弃希望、远离神的心。这种所谓的静心祷告也可能是灵性懒惰的借口,这种祷告既简短且疏离,没有真心或活力。这就是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在《祷告在信徒生命里的力量》中所称呼的“指尖上的祷告”——他形容这种祷告为“在仁慈之门前轻巧的敲门声,”这些祷告更多的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或是出于义务,但对得到答案不抱有任何期待。

  “我们对神的期望是什么?”可能是辨别我们的祷告是真正的安息还是虚假安息的关键。我们的安息是被动地使我们远离神,因为我们已放弃了祂会回答我们的任何希望?还是,我们的安息实际上正积极地拉近我们与祂的距离,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祂总是会以最好的方式回应我们,即使我们无法理解?

  这两种情况我都经历过。在我的孩子保罗过世后,我的“安息”是被动的不信任和失去盼望的假象;但在我的前夫离开后,我在神里的安息是出于主动的信任和永恒的盼望。

安息的理由

  我所描述的假安息虽会使我们离神更远,但真正的安息能使我们与祂更近。以赛亚书26:3提醒我们:“坚心倚赖祢的,祢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为他倚靠祢。”在神里安息意味着我们积极地信任上帝,将我们的心思意念放在祂身上。

  真正的安息来自于神,并且只能在祂身上找到。大卫说:“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神,我的救恩是从祂而来”(诗62:1)。耶稣敦促我们到祂那里去,为我们的灵魂找到真正的安息(马太福音11:28-29)。当我们像断了奶的孩子一样在上帝面前安静下来时,祷告里的安息会为我们带来超自然的平安和内心的平静(诗131:2)。

  神的同在就是我们的安息。当摩西在为未来担忧时,上帝对他说了同样的话:“我必亲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出33:14)。当我们知道主与我们同在时,我们可以停止对现在或未来的担忧,可以进入祂的安息,相信祂既会保护我们,也会供应我们。这种在主面前的平安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选择信任、在祷告里接近神、向祂的意念降伏的结果。

真正的安息是在与神摔跤后产生的

  圣经强调,在苦难中真正的安息和平安往往来自在祷告中恳求并与神摔跤。在腓立比书4:6-7里,保罗劝告我们不要焦虑,而是要为一切事物祷告。只有当我们在主面前倾诉了我们的请求后,祂超自然的平安才会环绕我们。保罗从个人的苦难经历里得知这一点;在哥林多后书12:7-10,他三次恳求主除去他肉体的刺。神没有拔掉这根刺,而是让保罗看到他的软弱是个机会,让他能在神的力量里安息和夸耀。

  在耶利米哀歌第三章里,耶利米向神哭诉,他感到荒凉、痛苦和无望。他说出了整本圣经里最痛苦和最绝望的抱怨。他说:“祂筑垒攻击我,用苦楚和艰难围困我…. 我哀号求救,祂把我的祷告关在门外。…. 祂使我转离正路,将我撕碎,使我凄凉。”(5、8、11节)。但当耶利米想起上帝的性格时,他敢于盼望上帝的爱和怜悯会拯救他。他宣告:“我们不致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祂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祢的诚实极其广大。我心里说:『耶和华是我的福份,因此我要仰望祂』”(22-24节)。在耶利米哀叹并在祷告中与神摔跤后,他安息了。

  当我们以信心在祷告中与神摔跤时,我们会发现神恩典中隐藏的宝藏。并不是软弱的信心使我们在祷告中与神摔跤并度过失眠的夜晚,而是强大的信心,足以相信上帝会亲自迎接并回答我们。祂并非对我们的哭喊无动于衷,而是会为了我们的请求挪动天地。在客西马尼园那晚,门徒们睡着了,不知道即将发生的事。他们的休息是出于无知和软弱。与此同时,耶稣正在与上帝摔跤,在如此“痛苦”的情况下祷告,“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加福音22:44),祂恳求天父取消即将发生的痛苦。但求完之后,基督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天父的回答,相信上帝会做最好的决定。

  合神心意的安息始于与祂摔跤。若我们没有首先打一场信心的战争,我们就无法在祷告里完全降服于神,安息于祂。当我们在祷告里摔跤时,我们相信神正在透过我们的祷告完成一些事,在这个过程里改变我们,并邀请我们与祂有改变ㄧ生的相遇。我们摔跤是为了看到我们的祷告得到回应,当我们的请求被拒绝时,我们依然继续摔跤——这两种情况最终会领我们进到主里的真正安息。这种积极的安息是我们的心所渴望的,正如奥古斯丁所说:

  “祢为自己造了我们,主啊,我们的心无法得到安息,直到它在祢里面安息。”

翻译:Yiting Tsa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瓦內塔·蘭德爾·里斯納(Vaneetha Rendall Risner)是一位作家和演講家。她的最新著作是《走過火焰:失落與救贖的回憶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原載於 【今日基督教】網站,承蒙允准轉載,特此致謝!https://zh-tw.christianitytoday.com/2023/05/how-should-we-pray-when-we-suffer-zh-hant/

本文转自芝华宣道媒体网站,并转为简体中文,特此感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